2002年12月31日 星期二

《那年夏天.寧靜的海》、《壞孩子的天空》及《性愛狂想曲》

很不幸,《性愛狂想曲》成了我近年看過最爛的片。沒有主題,沒有故事,笑料異常做作,故事發展完全隨意,由最初一個「麻甩佬」的無厘頭的性幻想,發展至最後「草蜢人」跟「地球防衛軍」大戰(註:不是蒼蠅人),中間可以說是完完全全地沒有關係。能夠做到這一點,算是十分了不起了吧。

若果《性》是我看的第一套「北野電影」,我相信不會再有第二套了。

第一次知道有北野武這一號人物,是《大逃殺》這電影。對,片中那個冷面教官,就是北野武。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北野,除了是個出名的演員,也是個出名的導演。不時見到關於他的介紹,不過我都沒仔細看。他那些很出名的《花火》、《大佬》等電影,我「只聞其名,未看其影」。總以為他是個「粗野派」的電影人。

是《那年夏天.寧靜的海》,令我突然覺得,我需要認識多一點北野這個人。

《那》片,並不是一套很吸引的電影,卻是一套很出色的電影。全片兩位主角一句對白也沒有,雖然是寧靜得很舒暢,卻也寧靜得很氣悶。但同時又發現,雖然全片兩位主角一句對白也沒有,你原來聽得見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語。不是他們的表情或動作——事實上他們的表情似乎是刻意地少——而是導演對場面的運用,讓你聽見主角在說什麼。沒有對白,卻把一個感人而純潔的愛情故事細細道出,導演功力,可見一斑。
因此,我去了看《壞孩子的天空》。

相對地,《壞》是正常很多的電影,故事題材甚至可以說是電影的老生常談----兩個諗書不成的學生的成長遭遇,經歷一切後重遇,昔日友情依舊。不同的是,《壞》沒有什麼呼天搶地的所謂感人場面,但片中兩人的經歷是如此之有真實感,兩人身邊的角色又總會在我們身邊出現,兩人實實在在的經歷,感同身受。對兩人的失意,不禁輕嘆;對兩人的友誼,不禁欣喜。

兩齣電影的驚喜,讓我對《性》片充滿期望。

失望?沒有失望,雖然《性》是如此之爛,但令我喜出望外的是,原來北野武是個很了不起的人。能夠在《那》片中把情感描寫得那麼細緻,在《壞》片中把友情說得那麼真實的人,竟能夠完全擺脫自己的方式,拍出完全無厘頭的《性》片,需要的是勇氣和自信。

這樣一號人物,似乎我自後要多多認識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