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E(女)跟她男朋友開始了怕有大半年吧,在我心目中,他們倆是十分登對的。兩人都是思想成熟理性的人,以往都有些愛情經驗,看來都比較清楚自己心目中所追求的對象類型。兩人到了人生如此階段,已到達一個「尋求最後一個」的地步。當日兩日走在一起,都是細心思量後的決定,並非年幼小伙子衝動胡來的結果。
我見兩人也認真投入這段感情,而且門當戶對,性格相近,情投意合,可謂非常理想的一對,一向以來我對兩人的關係也相當有信心。
男方工作職位上相當吃重,經常都要加班。朋友E最初也有些微言,但她本人也挺忙,容易明白男朋友的苦況。後來兩人談論過後,男方儘管忙,但偶爾在百忙中抽段時間短聚數十分鐘,亦坐下吃個夜宵喝杯雜飲,朋友E也已再沒說什麼似的。
誰料早陣子一下風迴路轉,一對理想情侶竟幾乎分手。事緣朋友E出外工幹十數天,她男朋友本答應到機場接機,但在回港前一天,方發了個短訊說有事未能應約。到達機場之際,同行女同事卻有男朋友在機場迎接,相比之下,朋友E形單隻影份外淒涼,對此大感傷望失望,一時不能自己,想到以往聚少離多日子難過,就想到分手這一步去。
朋友E當時問我,這樣想會否不太理性,我一貫地給她建議:「心情不好時不要作決定。」說實在的,一次接不到機看起來好像是微不足道,但我回想起來,事前雖然朋友E口中沒怎麼說明白,但每次聊天,她總會提到對方太忙的事。突然明白朋友E平常已因為兩人相見短暫,對關係缺乏信心而縮栗不安,伏線早已埋下,「接機事件」只是引子而已。
愛情關係,是一種感情的關係,並不能以理性量之度之。理性上明白二人性格相合,想法相宜,不代表兩人關係就自然成功;相反,若有二人照護對方情感需要得宜,儘管他們表面條件未必配合,但關係亦可成全。
兩人相處的時間、形式或方法並沒有一個通用的準則,因此亦不能籠統地說兩人應該用幾多時間做些什麼。若說有一個準則,則會是「對方接受的模式」。我以往文章中經常強調接納「對方即如是」的重要,其實反過來,對方對自己的接納亦是不可缺少。若能透過理解對方接受的模式,從而在自己那方面,稍為想想,作出不太影響自己的配合及調節,讓對方更容易接納,則關係更容易維繫。
接機事件後,朋友E跟男朋友好好談了一下,讓對方明白相聚時間太短對她來說難以心安。男方隨即作出了些時間上的調整,並非減少工作時間,而是把閒餘時間安排得更好,讓雙方更容易相見。於事件發生後幾天更難得安排了一起看電影,在輕鬆的氣氛下,兩人關係好轉過來。
條件上合宜的情侶,其實不一定是理想情侶;相反,有效地管理彼此接受模式的分歧,適當地調節生活安排而取得平衡,才是真正理想的情侶關係。
我希望E跟她男朋友在將來仍能這樣互相配合對方的期望,長遠建立一段美滿關係。
說得好! i wanna send this entry to my bf!!
回覆刪除